<
    分明想要宠爱,却没有手段,讨不得四阿哥喜欢。

    四阿哥不喜欢宋氏这样的性子,她也觉得无趣,不怪四阿哥不喜欢,能有什么办法?

    除非宋氏能有办法留住四阿哥,那她自然不会不帮。

    现在是即便她开了口也没用,更容易惹得四阿哥不快。

    她自然只能多为自己考虑了。

    其实宋氏不是没有优势。

    进府多年,又怀过孩子,虽然没保住,但也得到了四阿哥的怜悯。

    武静蕊看得出来,四阿哥并不讨厌宋氏,几次言语中对宋氏多有亏欠。

    至少四阿哥对待宋氏比对乌雅氏有耐心和温和许多。

    甚至过去因为李氏性子要强,宋氏太弱,担心宋氏被欺负,四阿哥就少去宋氏房里。

    李氏自然就针对宋氏少些。

    四阿哥不吝啬向她说起这些,似是提醒她不要像宋氏那样老实笨拙,否则他懒得管她。

    武静蕊为此发笑。

    却觉得四阿哥还是念些情分的。

    虽然有时候又显得很冷漠。

    但他的确没必要处处帮着小妾,便觉情有可原。

    只要宋氏掌握些手段,不愁没机会。

    可惜宋氏领会不到四阿哥的期待,没有争宠的本事。

    四阿哥渐渐没了耐心。

    但偶尔还是会去宋氏房里坐坐,给她些面子,只是每次都不留宿。

    武静蕊很好奇,就问,“那爷可是觉得乌雅妹妹那样好些?”

    但也没见他多喜欢,甚至很讨厌的样子。

    四阿哥低头发笑,“爷不喜那没分寸,太张狂的,给她一点点宠爱就不知天高地厚,爷更不喜欢玩弄心计的。若她一心为爷,懂分寸,守规矩,爷自然喜欢。”

    武静蕊撇撇嘴。

    她觉得不仅仅如此,四阿哥似乎更喜欢有风情,会讨他欢心的。

    宋氏也是一心为他,为孩子,也不见他有过偏爱。

    倒是李氏,一看就是懂风情的,自个也费尽心思讨好四阿哥。

    四阿哥就是喜欢。

    说到底是男人的劣根性,都没差。

    她一边觉得这种男人讨厌,一边又认为古代男人都是如此,没必要计较。

    四阿哥对她算不错的了。

    “若奴才软弱,被旁人欺负,爷会一时护着奴才,是否时日一久,爷就不乐意再护着奴才了?”

    四阿哥捏捏她的耳朵,“又胡言乱语了。”顿了下,道:“爷说了,爷会护着你,但你也要聪明些,爷没那心思天天盯着后宅,少给爷添乱,护着些自个儿,嗯?”

    武静蕊不满地哼道:“反正有人欺负奴才,奴才才不会忍气吞声,爷可做好准备,奴才不像宋姐姐。爷可不许嫌奴才惹事,您最多管管奴才,反正不许冷落奴才,不理奴才。”

    第64章 毁容

    四阿哥忍不住笑了,“你倒是霸道,嗯?”

    他想,若她会护着自个儿,闹些就闹些了。

    他允许她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任性些,霸道些。

    这样的她让他觉得颇为有趣,对她的喜爱更多些。

    便是将来不喜她了,也不会因为她闹腾就责备她,还是会对她多些宽容。

    不过娇气一些,何必太苛刻?

    四阿哥觉得她在家中一定是极受宠的,否则不会如此。

    这样很好。

    武静蕊就满意地笑了。

    她才不乐意委屈自己,能随性些自然极好。

    ……

    “爷,没了的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唯一的嫡子,爷便如此纵着李氏吗?”

    “你并无证据,如何认定是她?太医说了,弘晖的事是意外,爷与你一样痛心,但弘晖回不来了。你放心,我们还会有孩子。”

    “可我只要我的弘晖,爷怎能如此冷血?难道李氏的儿子是爷的儿子,弘晖便不是吗?”

    “乌拉那拉氏,注意身份,弘昐也是你的儿子。”

    “不,他是李氏的儿子,不是我的,我的儿子只有弘晖,我只要我的弘晖。”

    “你病了,爷会请太医来,你好好歇着。记住,你是爷的福晋,要端庄,要有气度,若你因此乱了心神,便不配为爷的福晋。”

    ……不配为爷的福晋。

    一句话,如针扎在她的心口。

    武静蕊猛地睁眼,冷汗淋漓,捂住自己的胸口,大口喘气。

    梦中的一切历历在目,疼痛如影随形,仿佛是她亲历。

    可她知道,那不是她的梦。

    而是另一个人的记忆。

    痛,怨,迷惘,不甘,无奈,她感受到了那些深刻的情绪。

    又迅速消失在她体内。

    仿佛那仅仅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

    她第一次切实感受到那种痛,虽然只是一瞬,却记忆深刻。

    身边的人依旧睡着,手臂松松揽在她腰间。

    极让人有安全感的动作。

    然而梦中的他却那样冷,那样无情。

    都说古代的人看重嫡子,尤其是皇家。

    嫡子没了,不该追查吗?

    明明李氏最有动机,最有嫌疑,就因为李氏有儿子,四阿哥又喜欢李氏,便不予追究。

    或许,死了的嫡子便不值一提了。

    因为还会有。

    只可怜了承受丧子之痛的四福晋,还要被自己的丈夫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