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3h7小说网 > > 天才剑修师妹她沉迷炼丹 > 第50章
    那一刹那,在时宣万丈霞光的映衬下,她漆黑一团的丹药是如此黯淡,她与时宣,本是云泥之别,本应她是云,时宣是泥,可如今,那道印霞光仿佛嘲讽她:你才是泥!

    范明珠眼泪差点出来了,又硬生生忍了回去。

    不对,她才是人生赢家该有的模样。她有做为神鼎宗宗主的父亲,也有这修真界难得一见的天品火灵根,她的修为一日千里,宗门里没有谁能够比她还优秀,她才不是那个“泥”!

    想到这里,她努力甩了甩头,她还有时间,这养颜丹她是必须炼出来不可!

    尽管时宣已经收丹,但是这一轮的时间限制是三个时辰,从早上到下午,极为宽裕。

    时宣不到一个时辰就出丹,是她太快了,并不是要到时间了。

    范明珠重新挑拣材料进行处理,沉下心来再次重复刚才的步骤。这养颜丹虽说是二级丹,对她这个炼气八层来说十分勉强,可大比前父亲曾专门就养颜丹对她进行过手把手的指导,她也大量练习过,成丹率可以达到七成的。

    在她重新开始的过程中,敛锋剑宗同步七人组也完成了收丹诀,七组丹药同时跳出,被整整齐齐的收入到瓷瓶中。

    再过一会儿,顾竹笙的筑基丹也完成了,他打出繁复的收丹诀,成功将圆润的丹药收入瓶中。时宣的道印虽然对他也产生了影响,但是以他筑基九层的修为,和丰富的炼丹经验,最终还是稳住了。

    只剩下范明珠了,她的压力变得格外大,整个场中十人,只剩下她了一个还没有成丹了。

    尽管一直在心中默念不能急,却在万众瞩目之前难免心焦。

    时间在对范明珠的等候之中度过,最终她还是成丹了,只是那丹药散发出来的味道似乎不是很对劲儿。

    复源宗的掌事弟子将十瓶打着印记的丹药摆在评委们的长桌上。

    毫无疑问的,所有人都选择先打开时宣的那瓶丹药查看,那可是有道印的丹药,是得到天道认可的丹药,自然是要先见识一番的。

    舒元观作为敛锋剑宗的代表,自然由他来打开瓷瓶,倒出一颗带有道印的回灵丹来。那丹药表面并不如平常那样是莹润的白色,而是被打上了一层流光溢彩的印记。虽然乍看上去还是白色,可在阳光的折射下,就会呈现出五彩的光芒,美的惊心动魄!

    几位丹痴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从来只是听闻各道皆有道印一说,但却没有真正见识过,那些场景只在宗门史册中有记载,但已经太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都说如今道统没落,修真界的弟子们一代不如一代,道印都几百年没有出现过了,可现在这不就来了,这或许就是修真界将要复苏的证明!

    几人围着那流光溢彩的丹药看了好半天,才依依不舍的放了回去。

    “后生可畏啊!”余长老说道:“这第一,就给这出了霞光道印的回灵丹,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另外几位评委自无有不应,霞光出现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这场大比的魁首已经定下了,根本就不需要打分。

    范宏德虽然并不乐意将这蝉联多年的桂冠拱手相让,但这霞光漫天的盛景让他无话可说,只得咬牙认了。

    接下来,评委们看看面前摆得十分整齐的一排七个瓷瓶,有些头痛。

    这几人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用同样的节奏和动作,几乎同一时间成了丹。预计着他们成丹的品质也会一般无二。

    还是先看看成丹品质吧。

    七个瓷瓶依次打开,和评委们心中料想的一样,这七瓶回灵丹全部都是极品,品质相差无几,每瓶七颗不多不少,差距小到一时难以分辨的程度。

    这在以往的丹道大比中从未出现过,像是被同一个师父手把手调教出来的。

    实际上,能把回灵丹炼到极品,对于他们这些弟子而言,是十分出类拔萃的。然而出现一个人是极好的,一次出现一堆就是头疼了。这怎么评?从丹药品质到成丹时间再到出丹率,都几乎一模一样,让七个人并列?

    反正是打分制,几个评审得过且过的将他们的分数打完,综合下来品质九分,成丹率八分,出丹时间八分,总分数二十五分,一品丹药,只有基础分。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评委中,范宏德给分是最低的。

    七胞胎评完,就剩下神鼎宗的两人了,顾竹笙的筑基丹和范明珠的养颜丹。

    先评的顾竹笙的筑基丹,品质为上品,成丹四颗,一次成丹。这算是十分不错的成绩了,况且是二阶丹药,六宗评委给的分数也都不错,但还是存在一些令人意味深长的差异。

    第44章 哪里捡来的弟子

    是什么令人意味深长,那就是这一次对顾竹笙的评审,给分最高的人竟是范宏德。

    通常这种友好交流性质的大比,各宗为了彰显自身气度与胸怀,给自己宗门弟子打分时通常都会略低一点,顶多就是与他人相同,这种见到自家弟子就往高了打分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范宏德的做法就不得不让人在心里犯嘀咕,别宗弟子他给的最低,自己的弟子却给到所有人中最高,神鼎宗这次,有些急了啊,失了第一丹宗的气度。

    但是这评分的高低完全在评委的权力范围内,尽管台上台下的众人都在心里对此事表示不屑,但也只是在心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