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过程中,赵意录用了大量的女性,女医,女护士,女护工,女医学生等等。女性好学细心,勤劳还很有上进心,这种后世认证过的精英劳动力怎么能因为古代那些迂腐男人的性别歧视放弃?

    有老学究官员非常反对,谁反对赵意直接把他扔到检疫站,去给民间做检疫科普。

    不到一周,官员就受不了了,天天骂“愚民不可理喻”“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官员艰难地度过了一个月,离开之后不但自己不再出言反对,还非常支持女性担任,到处说女人天生擅长照顾人,去照顾病人非常合适。

    赵意知道后一点都不意外,不亲自体验一下,还真以为当医生是什么占便宜的好事。

    知道后世说什么“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吗,医护人员不知道多辛苦,工作时长工作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大宋这些下朝还可以去花天酒地的文官能承受才奇了怪了。】

    “爹!你看,连天幕都认为女性天生更擅长当大夫!”

    北宋,一位想要学医的小娘子指着天幕激动地说道。

    “你不是在跟那张小娘子学医吗,为父又没拦着你。”老父亲悻悻地说道。

    小娘子撇撇嘴,还没拦,天天骂她这不叫拦?

    她想说什么,被母亲使了个眼色,眼珠一转,就往家门外跑:“那我去找张小娘子拜师学医啦!”

    因为父亲的阻拦,之前她学医只能打打下手,现在天幕都这样支持,小姑娘当下就决定,要正式拜师学医!

    那老父亲还想再说什么,小姑娘已经借着这个机会快速跑远,最后只能把一肚子抱怨咽下去。

    这天下,自从天幕到来,到底是不一样了。

    在其他朝代,许多医家人家中,还有许多女性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谁说女子不如男,只有传男不传女。

    天幕都说了女性明明也可以更擅长,更有上进心,为什么还不允许?

    借着这个机会,有人松动,允许女儿孙女一起学习;也有人始终顽固,严厉地呵斥了回去。

    但是只要开了一个口子,当医者出门行医,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医时,最终也会受到影响。

    【在卫生环境和医疗健康达到了初步成就后,赵意终于露出了真正的目的:成立军事学院!

    大宋明明是武学发展趋向成熟的年代,却因为朝廷重文抑武浪费人才,赵意每每想起多心痛啊!

    赵光义不行,她赵意亲自来。

    单独的武学学校赵意没上过,但是军事学院,她是专业的。

    赵意不仅当过军事学院的学生,还曾经去当过讲师,对此颇为熟悉,决定成立军事学院后,亲自选址筹备、选择教师、选择学子等等。

    只是这个在古代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军事学院,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重重阻拦。】

    第56章 《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10

    【大宋的重文抑武, 追本溯源,其实与唐朝有关,不完全是宋代帝王自己的错。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 就是掌握兵权的节度使叛乱。然后藩镇割据、晚唐一片混乱,依然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叛乱。

    晚唐之后, 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而这些乱世的不少建国者,曾经本就是大唐的武将。

    比如朱温, 剿黄巢起义的名将,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河南道节度使, 而后成功篡唐, 先后杀死唐昭宗、唐哀帝, 成为了梁太祖——五年之后,梁太祖朱温走上了安禄山史思明的老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杀。

    大唐是个“父慈子孝”的时代,不仅有最多的太上皇,也有最多的杀父逆子。】

    嬴政被后世的父子关系给震惊的沉默了。

    再看扶苏时,他突然深深地感受到了好大儿的孝顺。

    扶苏宁愿自杀都不会质疑父亲,这不是孝顺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 齐桓公被儿子们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被儿子围困饿死,哪怕这时候不如后世“以孝治国”, 也让君王们为之反思。

    听到大唐和后面的父子关系, 大臣们看“父慈子孝”这个词都要有心理阴影了。

    .

    李世民听着大唐的各种“父子关系”,再想想自己和父亲、自己的儿子和自己, 也沉默了。*

    到底是谁开了这么一个不好的头?

    可是他也没杀父亲,李渊太上皇当得好好的, 活了69岁,比他长寿。

    但是想想李承乾的谋逆,李世民感受到了比打仗还大的压力:

    到底怎么处理父子关系才好?皇帝和太子,怎样既有君臣又有父子情?

    .

    太上皇李隆基听到提起安禄山史思明被儿子所杀,快意地笑了:“活该!”

    但是再一看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身边宠幸的心腹太监早已被杀,空荡荡的大殿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热闹,又愤怒地砸起了东西:“逆子!逆子!”

    他大骂着现在的新皇李亨,却完全不去回忆,被自己所杀的三个儿子,更不会去想,真正让他们父子相残的关键所在——皇位。

    谁愿意放弃?

    正因为谁都不愿意放弃,注定争斗的你死我活。

    【除了朱温,晚唐还有个最强的代北集团,诞生了一系列的皇帝。

    后唐庄宗李存瑁,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以及宋太祖赵匡胤,都出自代北集团,祖上和自身都是武将。